今日女报融媒体中心记者独“家”报道:舌尖心上,家“湘”味道(3)
时间:2019-02-18 10:40:36 来源:[db:来源] 作者:[db:作者] 点击:
本文摘要:如今的年夜饭,肘子依旧是不可缺的主角,且一定会被放在餐桌的正中央。只是,平日已饱尝美食的大家对肘子的热情正在下降哎呀,太多肉了,全是肉!我减肥呢!吃不下! 尽管有诸多理由,但大舅仍乐此不疲的将肘子卸开

如今的年夜饭,肘子依旧是不可缺的主角,且一定会被放在餐桌的正中央。只是,平日已饱尝美食的大家对肘子的热情正在下降——哎呀,太多肉了,全是肉!我减肥呢!吃不下!

尽管有诸多理由,但大舅仍乐此不疲的将肘子卸开,并给每个人的碗里夹上两大块。到了晚辈们快要上班,大舅还有后续项目——熏肘子。他早早的把肘子料理干净,抹了花椒、味精、老抽和生抽,实实地揉了又揉,放到缸里腌上七八上十天,再在太阳底下晾干,这才挪到灶台上,慢慢熏制成老红色。儿女们扛着熏肘子回城,什么都不用做,直接洒上干辣椒粉一蒸,便又是一道满载家乡味道的美食。

“如果是送人,那就要取个八斤左右的腿肉,八发八发,吉利。”大舅眯着眼抽着烟,他站在小院儿里,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农田。冬去春来,人们归家、离去,周而复始,如同大雁南飞的节律。不知对大舅而言,子女不在时的冷清,是否可用过年时四世同堂的热闹两相抵消——94岁的姥姥拉着4岁的重孙,教他“防走失的五种办法”,孙辈们成群结对玩耍嬉闹,叽叽喳喳又是一年。此种光景,美之又美、甜之又甜。

娇点关注 过年 年夜饭 家乡的味道

一钵腊豆腐,外婆好“功夫”

文、图:今日女报/凤网首席记者 李立

地点:湖南桃源

对我来说,最正宗的年味,是年夜饭桌上,90岁的外婆蓝伯仙端上来的那一钵腊豆腐。

我的家乡在常德桃源,常德人好钵子菜,尤其到了年节等重要时日,待客的席面上更是少不了炖钵炉子——钵需四个,象征着一年四季;盘需八碟,加起来十二个菜,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。

钵子里炖的菜,大多以荤菜为主,以前基本上是鸡鸭鱼牛羊肉,而现在物资丰足,钵子里便开始炖起龟鳖虾蟹参翅等稀罕物事。

但在我外婆家,有一个钵子里的“内容”,几十年来雷打不动——便是那一钵腊豆腐。

黄豆应该是中国南方农村里最神奇的作物之一。年近九旬的外公周弼成在儿女后辈们的劝说下,放下农具“不事稼穑”多年,但依然“顽固”地保留了两块自留地,用来种植黄豆。

豆类蛋白质的作用巨大。嫩黄豆可以清炒或者炒肉来吃,老黄豆用来炖母鸡,陈黄豆油炸,黑黄豆霉豆豉、做豆腐乳。到了腊月,黄豆更是最为重要的食材——要磨成豆浆、做成豆腐脑、擂成豆渣、打成豆腐。

儿时放寒假,我早早回到外婆家,帮着用清水刷净了石磨后,看外婆喂料,外公推磨。两老八十多年的默契,就像磨盘上下那两块厚青石饼一样令人踏实而安心。沉闷的声响间,雪白的豆浆便沿着石磨錾出的纹路缓缓流下。

黄豆磨成豆浆后,加水煮熟,然后被舀进吊在屋梁上的包袱皮里——这是一个过滤器,将豆浆与豆渣分离。豆浆要再次进锅煮,然后添加一定量的食用石膏粉,也就是“点卤”,直至成为豆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