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联网技术在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框架
时间:2018-11-06 16:07:05 来源: 作者: 点击:
本文摘要:物联网技术引入医院对医疗过程中患者健康管理的建立,如患者身份识别及定位、诊疗信息查询、母婴对应管理以及危急预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,能够有效地防止患者信息的错误,确保医疗过程对应患者的惟一性,从而使进一步提高医疗安全,减少差错率成为可能。

  1 物联网技术的相关概念与现实应用

  1.1 物联网技术的相关概念

 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(笔者注:射频识别RFID、红外感应器、全球定位系统、激光扫描器等),按照约定的协议,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起来,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,以实现智能化识别、定位、跟踪、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。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。其特征是:连网的物品均可寻址,均可控制,均可通信。

  1.2 物联网技术的现实应用

  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,目前RFID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于身份证、交通、体育、军事、仿伪、收费、大型设备资产管理、航空物流识别等诸多领域[2,3,4,5],在医疗行业方面国外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案例,但仍存在着许多障碍,情况并不乐观,并不仅是技术本身的问题,更多的是意识和观念需要更新[7,8,9,10]。而在我国应用还很不充分,特别是医疗行业,因此拥有广阔的前景[11]。

  2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[12、

  2.1 频率选择

 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,RFID电子标签分为低频(LF:30-300kHz)、高频(HF:3-30MHz)、超高频(UHF:300MHz-3GHz)和微波频段(MW:2.45-5.8GHz)。国际上RFID应用以LF和HF标签为主;UFH标签开始规模生产,由超高频具有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优势,有望在短时间内成为主流。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HF芯片的设计技术,并已大规模应用,同时UHF芯片也已完成了开发。

  2.2 隐私安全

  2.3成本分析

  现在电子标签的成本越来越低,2O06年,每只标签的价格已经降到了5美分,并且由于标签可以读写、可以重复使用,因此标签的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。

  2.4 标准问题

  目前国际上制订RFID技术和应用标准的主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/IEC),我国依据ISO/IEC15693已基本完成国家技术标准的起草,参照ISO/IEC1800制订国家标准已列入制订计划。

    相关内容